长期以来,我国现有的科技计划大都按不同研发阶段设置与部署,但这样的规划做法正在发生改变。近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开展“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优先启动重点研发任务建议征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对于符合条件的任务建议,按程序凝练统筹并报批后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给予支持,2016年启动实施。
本次征集工作包括现代农业、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环境和生态保护、人口健康、新型城镇化创新等八大重点方向。其中,支撑引领人口健康发展的重点研发任务涵盖重大疾病防控、疫苗研制、药物早期研发、中医药现代化、生殖健康、体外诊断、生物医用材料、移动医疗、重大化工产品生物制造,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基础前沿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产品)开发和应用示范。
一体化管理,要加强
去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聚焦重大战略任务,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形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5年是64号文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启动“十三五”科技重点任务部署的关键年,《通知》的发布意味着该项改革有了实质性推进。
当前,新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科学到技术、到市场的演进周期大大缩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等阶段的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科技部表示,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新设立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则提出,需强化校校、校所、校企间的强强联合与优势互补,深入论证,提出重点研发任务建议。充分利用现有工作基础,注重前期科技项目和计划的延续性,所提建议应针对不同研发任务特点,从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纵向研发链,以及横向协作的产业价值链进行一体化设计。
采访中,中山大学药学院新药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秦卫华指出,“从人口健康发展的重点研发任务看,国家重视的研发领域并未大变,但重点研发计划的整体实施将有利于解决原来科研项目管理中条块分割的问题。”
校企合作,必须的
《通知》指出,重点研发任务建议应符合四项要求:一是5年内的任务目标应具体明确;二是清晰说明需要攻克的关键科技问题、商业模式创新、预期达到的目标和成效,并综合考虑预期可形成的产业、产品、服务及其市场(应用)前景;三是提出解决科技问题的组织方式、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的建议,强化项目、人才、基地建设的统筹;四是提出预期解决科技问题经费投入的考虑,包括中央、地方财政资金以及相关渠道资金。
不难看出,重点研发计划强调以重点专项的方式,组织产学研优势力量协同攻关,提出整体解决方案,培育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坚实科技基础,提升国家整体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药研专家对记者表示,该计划从项目申报开始就重视产业化并解决重大市场需求,侧重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市场化。“相当于在申报项目早期,针对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再到品牌、市场营销等各环节,项目负责人都要谋划。因此,校企合作将是主要的创新研发模式。”
(来源: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