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策推动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国产化进程,促使我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增长,国内企业在高端市场有所突破,进口替代进程加速。其中,国产PET-CT/MRI发展迅猛,进口替代持续提升;国产磁控胶囊胃镜领先国外企业在国内获批上市,在体检和医院市场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国产血管内超声(IVUS)设备已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值得期待。
PET-CT/PET-MRI
PET-CT/PET-MRI是将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和CT、MRI(核磁共振成像)结合起来的一种技术,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
由于价格昂贵且带有放射性,2018年以前,PET-CT/PET-MRI属于甲类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证需要由我国卫生部门颁发,每5年规划设备配置数量,且配置量较少,因此,国内的PET-CT/PET-MRI市场较小。2018年4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18年)》,其中PET-CT从甲类设备移至乙类设备,意味着PET-CT配置审批权下放,医院潜在需求将会得到释放,成长空间巨大。
PET-CT产品开发难度大,根据《中国医学装备发展状况与趋势2018》,2011~2016年,PET-CT的市场主要被GE、飞利浦、西门子公司占据。在科技部“十二五”专项规划的支持下,以联影医疗、大基康明、东软医疗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开始在高端PET-CT产品方面有所突破,近两年来国产化率提升明显。
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发布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2020年底,全国PET-CT/PET-MRI规划配置710台,新增377台,即2018~2020年三年间平均每年新增126台左右。按2000万元/台计算,每年市场规模约25亿元。
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最早在2000年由以色列科学家研究发明,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成为小肠疾病的一线诊断方式。随着新型胶囊内镜的出现,胶囊内镜的适应部位已由小肠扩展到食管、结肠甚至胃部。传统的胶囊内镜主要依赖自身重力、消化道蠕动或者外部动力系统控制,随机对消化道进行图像拍摄,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上述检查方式主要适用于小肠检查,是一种被动式检查方式,并不能实现对胶囊内镜的主动控制,因此并不适用于容积更大、收缩舒张能力更强、结构更不规则的胃部检查。而磁控胶囊胃镜以其“不插管做胃镜”的创新技术,使得内镜检查从针对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扩展到无明显症状的潜在病患人群的早期诊断和健康人群的筛查。
目前国内胶囊内镜生产企业主要有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金山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华冲科技有限公司等,其中安翰科技和重庆金山拥有磁控胶囊胃镜,竞争力较强。
血管内超声
血管内超声(IVUS)是通过心导管将微型化的超声设备置入心血管腔内,主要用于冠脉系统的诊断,如判断冠脉狭窄的程度、斑块性质、术后支架即刻植入效果等。
全球IVUS主要制造商有Vocalno及波士顿科学,2014年Vocalno被飞利浦收购。IVUS一般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据第二十一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2018),2017年我国完成PCI治疗75.3万例,国内IVUS整体使用率约10%,市场规模约7亿元。预计国内PCI空间超过150万例,如果按照20%~30%的渗透率计算,我国IVUS市场空间将达20亿~30亿元。今年3月,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IVUS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表明国产器械已进入这一领域,未来值得期待。
(来源: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