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收购+投资
2014年3月,跨国药企拜耳宣布将以36亿元全资收购中国本土企业滇虹药业。据了解,该项收购预计将在下半年完成。
3月28日,拜耳宣布将对北京工厂增资1亿欧元,以扩大其生产能力。据透露,此次扩建的项目将会包括全自动物料处理的分析实验室、物流后勤区域和高速包装生产线,旨在满足中国市场对于拜耳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产品的需求。
BD:提速中国本土化
另一家国际知名医疗器械生产商BD医疗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WILLIAM A. KOZY日前表示,BD医疗将进一步加速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国市场需求。
据BD医疗公布的2013年财报显示,中国市场以超过20%的收益增幅迅速崛起,并超过日本成为BD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WILLIAM A. KOZY阐述了BD的本土策略,“我们将扩大研发和生产的本土化,包括把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带到中国,推出适合当地市场价格定位的产品,以及提供合适的服务和教育。”在未来,除了巩固之前在二三线市场的布局外,BD将建立区域重点、增加二三线城市的办事处,同时也会寻求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
阿特维斯:退出中国
当然,跨国企业在中国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2014年1月,世界第三大仿制药生产商阿特维斯在旧金山召开的第32届年度医疗保健大会上表示,公司将退出中国市场。阿特维斯首席执行官保罗-比萨罗(Paul Bisaro)表示,由于中国业务开展困难,在中国面临的风险远远超过潜在收益,所以公司将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2014年4月,阿特维斯斥资1亿美元收购了泰国一家仿制药公司席隆Silom制药公司,跻身成为泰国前五大仿制药生产商之一。阿特维斯在新兴市场不断布局,动作不断。
结语:知易行难,前途光明
越来越多的公司纷纷将中国市场视为未来营收增长和盈利能力的关键,但跨国公司在中国“野蛮生长”的年代已经渐行渐远。中国本土公司的成长,监管环境的日益严格是其两大主因。
在部分细分行业领域,中国本土在逐步发展壮大,日渐成为跨国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在冠脉支架领域,中国企业已经占到了半壁江山。中国的监管也变得更为严格,合规(compliance)已成为中外企业关注的话题。
虽说面临着这样的现状,但这才是一个成熟市场应有的表现。中国市场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代表着无穷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