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

最新加入的会员: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信息 > 新闻列表
医疗器械再临爆点
2015年04月24日 | 点击数:2970 | 【】【】【
    近日,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在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分论坛上表示,将建立医疗器械孵化器和创新基地,通过引资、引智、引技进行产业布局。在现场,广药集团还与多家医械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足见其在年初的达沃斯论坛后宣称“将发力医械和诊断试剂领域”并非虚言。
    大型医药集团涉足医械领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医械国产化的扶持力度,国家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的正面激励持续发酵。而今年初科技部联合国家卫计委、工信部等共同启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重点专项试点,更是让相关企业热情高涨。
                               
    重大装备研发受激励
    作为健康服务业的基础支撑行业,医械领域发展空间巨大。德邦证券分析指出,与生物制药相比,医疗器械的投资优势主要在于其审批周期短,千百万元即可启动,短期内即能实现可观的回报率。持续火热的并购潮也印证了这一点。
    据相关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6万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014年我国医械市场总规模约为2556亿元。然而,受技术创新力不强,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创新链和产业链不完整,政策措施不配套,应用环境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我国医疗器械特别是高端影像诊断、大型治疗等数字诊疗装备的技术竞争力薄弱,高端数字诊疗装备主要依赖进口。
    为提升产业竞争力,2012年我国启动了“医疗器械重点专项”,重点布局数字化X线机、彩超、磁共振成像、PET-CT等重大战略性产品的开发。次年,多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专项”,重点支持影像设备、先进治疗设备、体外诊断设备领域的15类产品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开发。目前,数字化平板X线机、64排CT、高端彩超、1.5T磁共振成像系统、PET-CT、植入式可充电双侧脑起搏器等产品已实现国产化。
    就《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披露的信息推测,未来重大装备研发仍是国家主要扶持方向,特别是进口依赖突出的医学影像诊断和先进治疗产品,期望能解决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等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多模态分子成像、新一代超声成像、新型显微成像等十类重大战略性产品亦值得关注。
                               
    科技革命助推
    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了医械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从趋势上看,早期诊断、精确诊断、微创治疗、精准治疗也将成为相关研发的目标。
    据美国联合市场研究(Allied Market Research)机构报告预测,受慢病、感染病数量增加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影响,到2020年,全球IVD市场将达746.5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34%,分子诊断或成IVD技术市场中增长最快的板块。
    随着本土企业研发实力的增强和基层医疗机构检验数量的增加,生化检测的进口替代过程已基本结束,化学发光和核酸诊断是未来5年内进口替代的重点。
    同时,由于化学发光和分子诊断技术壁垒高,有研发实力的公司将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此次广药集团与清华大学程京院士领衔的博奥生物集团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即颇受业界关注。按照协议,双方将开展分子检测类产品、智能监测产品、机能增强设备、医械以及大健康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合作,在医学检验、基因检测、健康管理、特色精专科医院及中医养生、居家养老等健康医疗领域开展战略性合作。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移动医疗也有望在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管理领域发挥所长,实现平台价值。如将软硬件相结合,在向患者提供测试仪器的同时提供移动医疗管理软件,并上传到云端,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打造健康管理产业链等,都是未来值得关注的模式。
 
(来源:医药经济报)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江西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赣ICP备14005658号-1
地址:南昌市洪城路778号 星河国际公寓楼A座27楼邮编:330006 电话(传真):0791-88858630 电子信箱:jxamdi@163.com
南昌网站建设汉邦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