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

最新加入的会员: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信息 > 新闻列表
器械创新亟须智力支撑
2014年09月11日 | 点击数:3484 | 【】【】【
——苏州架起人才培养“立交桥”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然而,由 于医疗器械专业教育机构较少、学生数量有限,这一领域的毕业生往往供不应求。12月5日,在业内享有“医疗器械工程师的摇篮”之称的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 学校与苏州高博软件职业学院成立校际医疗器械人才培训基地,同时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人才培训基地也正式揭牌。“建立医疗器械人才培育基地的目的就是为器械 产业创新发展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苏州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这样说。
 
    
创新是不变话题
     记者从苏州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了解到,近几年,苏州市医疗器械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2年,该市医疗器械产值达150亿元左右。全市现有 54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注册医疗器械产品3600多个,其中包括2000余个一类器械、1000多个二类器械和近600个三类器械。苏州市还联合中 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医工所”)建立了国家级专业医疗器械产业园——苏州市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
     在苏州医工所副所长武晓东看来,我国医疗器械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去年,全球医疗器械产值4000亿美元,我国只占其中的3.7%左右,而且国产医疗 器械集中在中低端产品上。在诊断设备等高端产品领域,国内企业与欧洲、美国、日本的跨国企业相比差距比较明显,国内像迈瑞这样做高端医疗器械的企业为数不 多。目前,医院大部分高端器械都是进口产品。
武晓东认为,近年来,国家对医疗器械产业十分重视,给予了很多政策和资金支持,但是国家资金支持力度有限,为了切实做出一些自主创新的好产品,器械产业必须打通经济通道,促进医、产、研和资本形成合力。
    凯迪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医疗器械的创新有其特殊性,安全性、有效性要求排在创新的首位,其次才是技术的先进性。一些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产业 是从军工起家,有些产品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堪比军用产品,国产器械与之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另外,国内十分缺乏医疗器械技术人才和具有丰富运营管理经验的 市场人员,企业求贤若渴。不过,我国医疗器械创新也有一些独特优势,例如国内临床医生十分热衷于创新,他们与医疗器械工程技术人员的合作关系良好,这为器 械创新奠定了很好的沟通基础和宽松的合作环境。
 
    
谋划人才蓝图
     “由于医疗器械行业飞速发展,人才需求量巨大,因此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好,我们还与一些医院、企业等合作培养了大量人才。”谈到毕业生的就业 前景,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的负责人十分乐观。据该负责人介绍,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内唯一独立设置的专门培养医疗器械高技能人才的全日制普 通高等院校,学校开设了精密医疗器械、医用电子仪器、医学影像设备等专业,在校医疗器械专业学生达7000多人,这种规模在全世界医疗器械相关院校中都是 最大的。
     据了解,为了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此次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高博软件职业 学院联合苏州医工所、江苏医疗器械产业园等,共同谋划制定了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人才“百千万计划”,即到2015年重点培养100名高层次医疗器械应用技 术及管理人才,着力提升1000名医疗器械人才的学历层次,努力培训医疗器械产业一线人才1万人次,为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和人才支持。
     根据协议,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与高博学院将开展“5个合作”:合作开发医疗 器械人才培训项目;合作开设医疗器械人才培养专业,通过拓展专业方向、开设新的专业,促进产业发展;合作开拓医疗器械实训基地;合作开展医疗器械人才继续 教育,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开通“专本硕立交桥”,为医疗器械人才学历提升提供机会;打通上海、苏州两地学生异地实习及就业创业渠道。高博学院将依托上海 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及品牌优势,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注册专员、产品造型设计人员、医用信息化开发人员等医疗器械行业各类人才 的认证培训。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江西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赣ICP备14005658号-1
地址:南昌市洪城路778号 星河国际公寓楼A座27楼邮编:330006 电话(传真):0791-88858630 电子信箱:jxamdi@163.com
南昌网站建设汉邦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