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

最新加入的会员: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信息 > 新闻列表
中国研发投入比例首超欧盟
2014年09月11日 | 点击数:2957 | 【】【】【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对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投入也不 断加大。近日有研究称,中国的中国研发投入比例首超欧盟。预计2020年中国 研发投入占GDP的2.5%。总部位于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本月的一份报告称,2012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1.98%,略高于欧盟 28个成员国的平均值1.96%。
    数据显示,中国的研究投入自1998年以来,已经翻了三倍,增长最快的领域为制造业、信息和通讯技术。
    相比中国的快速崛起,欧洲的研发投入仍停滞不前。他们还坚称2020年将科研投入将达到3%,而事实上,在过去10年里只有略微提高。欧盟对中国愈发强大 的科研投入感到焦虑不安,并一直在说“中国正要迎头赶上我们了,”欧盟研究委员会的发言人Michael Jennings说。
    由于欧元区近年的经济乏力,欧盟大幅缩减科研经费,2012年42名诺奖得主****反对欧盟的这一举措。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科技政策分析专家James Wilsdon认为,考虑到中国的科研系��是在76年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尽管当前中国的科研经费总量仍未欧盟的1/3,但这表明中国的研发力量是惊人的,而且最新的这一数据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金钱买不来创新
    尽管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使得一些科研领域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如高速铁路、太阳能、超级计算和以及太空探索等领域。
    但是创新不能用钱买到,国家相关部门也在忧虑中国的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中国没有出现类似iphone一样的世界级产品,这或许是一些政策对企业以及科研团队约束造成的。
    本月国内外专家将回顾中国自2006年实行的长期科技激励计划,清华大学科技政策研究所的主任薛澜指出,“对中国目前的研发项目管理以及经费申请方式,我仍表示乐观。”
 
   
投入比例高并不意味效率高
    当然中国的科研经费也并不是完全用在刀刃上,国有企业占有这些科研投入的大部分资源,而他们并没有有效利用,并且还会抑制其他部门的创新能力。
    根据Wilsdon和创新慈善组织Nesta发表于2013年10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的国有企业可能会阻止更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同时中国采用的是一种对技术的“消化状态”(absorptive state)来进行研发,自主创新的很少。
    然而Wilsdon同时也指出,仍能发现了一些亮点,如具有国际视野的通讯公司华为、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以及联想电脑。
    另外一方面,中国强调应用型研究工作,忽视基础性科学,基础性研究仅占总投入的5%左右,远低于其他OECD 成员国的15-20%。而且这些钱还不得不支付薪水原本少得可怜的研究者工资。因此,基础性研究者经常会获得一些短期的应用型项目,从而分散了他们专注于 基础性方面的研究工作。
    诺丁汉大学科技政策分析学者曹聪教授认为,基金资助和评价体系也存在很大问题:大量经费的分配过程不透明,高被引用论文的产出并没有赶上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许多学者申请一些很少利用的专利等。
    Wilsdon也指出,中国30家著名高校以及中科院在内,正在从事国际一流的学术研究工作,但并没有形成规模,而且大部分都由海龟学者承担。
    Simon认为,中国科学家需要更多的独立性和自由从事高风险研究项目的机会。这种改变正在发生,曹希望2006科学规划修改中,科研基金资助机构应该更加透明。应给学者更多支配科研经费的权限,允许他们增加支付人员工资的比例。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江西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赣ICP备14005658号-1
地址:南昌市洪城路778号 星河国际公寓楼A座27楼邮编:330006 电话(传真):0791-88858630 电子信箱:jxamdi@163.com
南昌网站建设汉邦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