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

最新加入的会员: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信息 > 新闻列表
产需对接引领国产器械创新
2017年05月08日 | 点击数:3535 | 【】【】【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未来15年,我国将加强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近日在京召开的2016年政策年会上,与会者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如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加快医疗器械设备产业升级,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上。
 
    直面发展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百姓健康意识的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临床需求呈逐年增长趋势。据权威人士透露,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含医用材料、医疗设备、医疗器具、诊断试剂)在医保中的支出占总额的14%;2010年~2015年间,医疗器械在医保中的支出占比增长达40%。另有数据显示,临床需求增长较快的中高端诊疗设备绝大部分来自于进口。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16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总额为184.05亿美元,主要以中高端诊疗设备为主,如光学仪器、彩超、X射线断层检查仪、诊断类试剂等。
    不过北京医院器材处处长蔡葵对记者表示,实际上临床医生关心的往往不是医疗设备是由哪个国家生产的,而是该设备能否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其稳定性如何,或能否减轻患者的病痛等。“之所以有一些专家、医生不愿意用国产医疗设备,是因为很多国产设备不好用,即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达不到要求,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蔡葵说。
    全军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段闽江持同样的观点。他告诉记者,出于军事安全的考量,部队医院其实更愿意选择国产大型医疗设备。但由于国产医疗设备很难适应如强电磁干扰、电压不稳、环境潮湿等极端环境,以至于目前我国航母上配备的都是国外品牌的医疗设备。
    资料显示,我国医疗设备产业自2000年后进入快速发展期,2016年生产企业已超14000家,其中高端医疗设备生产企业2600多家,涌现出如新华医疗、深圳迈瑞、沈阳东软、上海联影等一批领军企业。
    2014年10月~12月,工信部、国家卫计委组织专家对全国50多家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和20多家医疗机构调研后发现,我国医疗设备产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一线临床医生介入研发的机制缺乏持续保障;产品质量水平整体较低;产品标准体系交叉、不健全,标准的技术要求与我国成熟的工业产品要求存在差距;生产企业对设备的维护、售后、人员培训、软件升级等服务的规范化和时效性难以让用户满意;医疗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软件等基础薄弱。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应从需求侧发现问题,推动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就是说,我们要从医疗设备用户的需求出发,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同时积极构建与医学之间的交流语境,形成关键概念上的有效统一,以加快产品质量提升。”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机械处副处长赵奉杰如是说。
 
    产需两端合作
    “从需求侧发现问题,推动产学研医协同创新”,说白了,就是要产需两端开展合作——工信部和国家卫计委联合实施的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应用示范项目,就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对于被纳入到该项目的产品,如果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其关键零部件研发方面存在问题,我们会通过‘强基工程’等予以支持;如果是质量可靠性、一致性、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会通过一些技改项目、智能制造等项目来提高其质量和性能;如果是关键零部件不能自主研发,需要进口,我们会跟海关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对这些关键零部件进口实施减免税收等政策……”赵奉杰说,总而言之,以示范项目为切入点,找准问题,匹配资源,重点解决。
    同时,国家卫计委也有相应配套政策支持,如参与申报的医疗卫生机构在科研项目申报、医院评级管理等方面享有优惠政策,与设备生产企业形成联合,推动国产医疗设备在临床的使用和质量的提升。
    据悉,工信部与国家卫计委将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搭建医疗设备产业发展协调工作平台,在平台上实现用户使用、企业制造、行业服务、政府监督统一对话,并将针对医疗设备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组织企业与医疗机构进行产需对接。
    记者了解到,在政府力推产需对接、产需合作的同时,一些企业已着眼于临床实际需求,在产品研发和使用方面不断改进提升。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注册与临床资深副总裁徐益民告诉记者,该公司在新技术、新材料研发前期都要先进行大量基础性研究,请医疗机构和临床医生介入沟通,以确保研发出的新产品能真正满足医生和患者的需求。“充分的需求侧调研能让我们的研发少走弯路,帮助我们的创新产品加快落地,服务于患者。”徐益民说。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屈靖表示,新华医疗在产需合作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公司自身就有近40家专科医院,能从临床得到最直接的效果反馈。我们会将临床需求转化为工程语言,充分应用到产品的创新研发中。”据悉,在该公司的生产、研制、储备三级研发体系中,生产研发完全依靠临床反馈改进更新,研制研发将产品需求调研体现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上,储备研发则将先进的前沿技术应用在直属医疗机构的诊疗需求上。
    “创新不仅仅是在实验室里‘从无到有’,还应当包括根据需求所进行的微创新,如对于一些保障型设备,我们会根据实际需求改进细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临床也由此获得更加实用、易操作、性能更稳定的产品。”屈靖说。
 
 (来源:中国医药报)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江西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赣ICP备14005658号-1
地址:南昌市洪城路778号 星河国际公寓楼A座27楼邮编:330006 电话(传真):0791-88858630 电子信箱:jxamdi@163.com
南昌网站建设汉邦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