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互联网+医疗;国家卫计委通知对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取消审批;此前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以及研究中的“十三五”规划等都将医疗器械产业摆上重要位置,将给予大力支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不断出台对医疗器械产业的利好政策,而地方政府作为行政的最前沿,其决策将直接决定着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作为跨学科多技术交叉的医疗器械产业,现在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区域布局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保持龙头地位。中西部地区也逐步发力,不断引进孵育医疗器械产业,同时在制度管理上作出创新调整。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正逐步从东向西,从沿海向内陆扩张,这与目前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
以珠三角的深圳、珠海为例,两市的医疗器械产业除了自身产品的创新外还不断在摸索创新与外企的合作,成立了体外诊断试剂创新联盟等,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提升自身医疗器械产业的竞争力。正是因为企业在自身产品和合作上的不断创新,加上政府的利好政策,以及企业间的合作分工,使得珠三角汇聚了像迈瑞、华大等医械类优秀企业,使得珠三角在产业优化升级中走在全国前列。
长三角的上海在医疗器械产业的布局自然不落下风。拥有广大的经济腹地和城市一体化程度较高的长三角,其医疗器械产业园区众多,江浙沪作为高校科研机构的密集地,为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上海自贸区的成熟运行、江浙两省企业的自主联盟以及像“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之类机构的出现,都推动着长三角医疗器械产业的加速发展。
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厦门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较晚,但今年来,厦门先后成立了3个医疗器械专家委员会,使得厦门医疗器械监管有了“专家智库”,为企业产品提供技术审评、风险评估等。厦门还出台政策鼓励创新研发,对第三类医疗器械,分研发、临床、生产各阶段给予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和500万元无偿资助,单个项目累计最高可达2000万元。
随着政策的推进、企业自身的不断创新,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将面临巨大的成长空间。
(来源: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