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最新加入的会员: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产品介绍
静脉疾病患者有望用上我国自主研发支架
2019年12月30日 | 点击数:2824 | 【】【】【
    在不久前2019中国医学创新大赛·医院联赛总决赛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王晓天的创新项目“新型髂静脉支架系统”得到专家评委们充分认可,最终取得总分并列第三名和二等奖的好成绩。
     据悉,“新型髂静脉支架系统”有望在不远将来投入临床,造福更多静脉疾病患者。
     谈及自己的专业领域,王晓天坦言,血管介入技术发展30年来,研发重点主要针对动脉疾病,介入治疗支架也一直是以动脉的结构特点设计的。
     “其实静脉疾病的发病率要远高于动脉疾病,其中髂静脉受压(Cockett综合征)导致的静脉疾病占比较高,我们临床中每年对髂静脉受压的治疗病例都在以20%~40%的比例增长。”王晓天介绍,髂静脉是位于盆腔内深部的大血管,主要作用是收集下肢和盆腔器官的血液,最终回流至下腔静脉,是人体内承上启下的重要血管。
      Cockett综合征早期往往没有症状,但随着病程的进展,髂静脉压迫程度逐渐加重,会出现下肢高压症状,具体表现为:下肢水肿、胀痛、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淤积性皮炎、色素沉着及脂质硬化病变等。病变加重后,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溃疡,甚至可继发深静脉血栓。
     “如果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话,有可能血栓脱落,从而导致人体发生肺栓塞的风险。由于疾病危害大,死亡风险高,近十年来,静脉血管疾病和相关介入治疗日益受到关注。”但王晓天坦言,直到2019年年初,都没有专用的髂静脉支架面世,介入手术中均使用动脉支架代替。
      “动脉和静脉虽然都是由血流经过的血管,但是解剖结构有很大区别,动脉相对管腔小、壁厚、弹性大。静脉相对比较薄,管腔比较粗大,弹性弱。髂静脉由于前方为股静脉,后方为骶骨,导致血管受压更严重。”王晓天和同事在大量的髂静脉介入治疗临床实践中发现,由于动脉支架网状结构一般设计比较密集,支架径切力大,容易造成对侧髂静脉血流受阻,存在血栓形成、血管撕裂穿孔等并发症的风险。
      一方面动脉支架应于髂静脉综合征治疗,可能发生并发症;而另一方面则是进口支架价格高,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一些患者因此放弃治疗或采取保守治疗,进一步加重了病情,反而加剧了医疗负担。
      “为什么不能制造国产静脉支架呢?”临床遇到的实际问题,老百姓的需求,成了王晓天创新的灵感和动力来源。2013年开始,他在临床工作之余,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一个设计思路逐步清晰起来:“希望能制作出一款具备良好支撑力、柔顺性,大直径,定位准确的髂静脉支架。”
       此时,国内外都还没有静脉支架的概念,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学习。王晓天首先通过各种会议,寻找到合适的工程类设计院校和医疗器械加工厂商,形成项目组后,大家一起讨论,“都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但真正设计起来,困难还是挺多的。”他说。
      付诸实践后,要考虑支架各部位的具体数据以及支撑力、弹性、柔顺性等指标,怎样最适合髂静脉血管,着不仅涵盖医学、解剖学,还涉及力学、材料学等多个专业的知识,给项目组进行产品设计带来不少困惑。
      王晓天回忆,项目组的成员来自安徽、内蒙古和江苏,大家都有自己的日常工作,经常互相迁就,找时间在一起不断地沟通、打磨。“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的确有种摸黑走夜路的感觉,但临床问题总摆在那儿,患者的问题不解决,还是不甘心,咬咬牙,又继续坚持了下来。”
      经过两年方案的设计、讨论及数据采集分析,2015年,该项目设计方案基本确定,又经过两年打磨,细节问题逐步得到解决。2017年动物实验开始,直到完全达到设计要求。2018年,这一创新发明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审批绿色通道,在全国20家医院进行临床试验,一切顺利地话,支架有望在2022上市,应用于临床,造福中国病友。
      “医生奋战在医疗行业第一线,直接面对患者,最了解患者的需求,也最容易发现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国家政策现在越来越好,希望有更多的临床医生加入到医学创新实践当中来。”在王晓天看来,临床问题和患者需求永远是医学发明创造的灵感来源,医生应不断创新医疗器械设计,探索治疗新方法。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江西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赣ICP备14005658号-1
地址:南昌市洪城路778号 星河国际公寓楼A座27楼邮编:330006 电话(传真):0791-88858630 电子信箱:jxamdi@163.com
南昌网站建设汉邦互动